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凯时国际

[劳模专栏]坚守 照亮前行的明天——记公司2017年度劳模赵前明

发表时间:2018-5-3 11:50:45来源:第四工程公司 张赛赛浏览人数:933人


 

    清晨,阳光还未曾唤醒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初夏的倦热让大多数人选择沉溺在睡梦之中。建筑工地的轰隆声却已经提醒大家,金口二站工程的新一天又开始了。
    进入施工现场,穿过二十余米高的主机段,走过铺满钢筋的密封层过后,一个肤色黝黑,眉眼之间溢满专注,穿着普通工作服的工程人员,正倚靠在木头架子搭设的高台之上仔仔细细为工人规划讲解今天的施工任务。
    他就是一直奋斗在施工行业一线的大禹人—2017年度公司劳模赵前明。

执着成就专业

    赵前明,今年50岁,1991年进入公司后,一直从事水利建设至今。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熟练掌握了模具制作技术,成为金口二站工程的核心,成为进、出水流道的建造过程中无可取代的技术工匠。
    赵前明在向笔者介绍进出水流道的结构时,随手抓起地上的一根钢钉,在布满水泥灰的施工现场上,简明地勾画出流道的结构图。按他的话说,看懂图纸是制作模具的第一步。这简略的几笔勾勒出一名时时刻刻将设计图纸印在脑海中的工匠人。
    “进、出水流道是整个泵站建设的关键部位之一,构造难度极大。这项任务,一般人都难以胜任。”内业组负责人江文涛在描述赵前明的工作时说道,“流道的结构复杂且繁琐,在制作流道异形模板的过程中,需要十分专业的技术支撑。赵厂长是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最佳人选。”
    长达27年的水利工作,二十余个工程项目的经验累积,他总结出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工作方式。特别是在模具加工这一块,赵前明所具备的专业技能,铸就了他的无可替代性。
    “我的这份工作,虽然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与经验,但更加重要的,是耐心和细心。一个细节出错,可能就会导致整个模具的后续制作,乃至整个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赵前明在谈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时,眉目间满是自信。“必须精益求精地把每一个繁琐的细节做到位。”他在字里行间所展露的是对自己本职工作的那一份执着。

责任蕴育坚守

    笔者到达施工现场时,赵前明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脚踩在镂空的木质结构架之中,手拿图纸,仔细地向工人们交代施工细节,分配施工任务。一般人连站在上面都会有所忌惮,而他却能如履平地、镇定自若地作业,让人不由得心生佩服。
    这样熟练的业务能力,是用无数个夜以继日所累积的经验换来的。
    有过工地经验的人都知道,工地的基础条件之艰苦,工作内容之辛苦、时间之长,是一般职业所不能比拟的。而赵前明,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水利工程建设。忙碌、充实、艰辛的工地作业,早已成为了他生活的常态。
    在问及休假的情况时,赵前明无奈地笑了笑。“干我们这行的,是没有固定假期的。如果实在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请假去办。但工作是第一位,凡是都不能影响工作。”
    凡事不能两全。因为常年在外,赵前明没能处理好和儿子的关系。“一年到头就只能见两三面,没时间管他。所以他现在都不听我的话,一见面就吵架。”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他这么爱玩,我也有责任。”
    家庭问题一直是赵前明的心结,工作的繁忙使得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他本可以选择更加安逸的方式,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但常年累月所培养出的工地情怀,以及作为水利人的那份坚守与责任,让他依旧选择奋战在水利施工一线。
    “进、出水流道赶工期间,他的父母生病住院了,没时间去照顾,只能拜托亲戚朋友。”工地的陈师傅回忆道,“有时晚上不用赶工,他就下班之后开几个小时的车去医院看看父母,第二天一大早再赶回来。”
    这样的坚守终于获得回报。2018年4月10日,在历经了四个多月夜以继日的不懈奋战之后,整个工程的核心,最为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部分——出水流道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

匠心呼唤传承

    认真、负责、能吃苦、有责任心,是同事对赵前明的一致评价。他在工程建设中的专业能力与艰辛付出,使其成为工程队里的“劳动模范”。
    平日里总带着笑容,平易近人的他,工作时,却俨然一副严肃的神情。力求将每一组数据都落实好,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精益求精。
    进、出水流道的木模加工成型,不仅过程繁琐,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赵前明一直坚守在模具制作现场,丝毫不敢松懈。
    当笔者因为他是公司劳模而采访他时,赵前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不算什么劳模,我就是本本分分做好我的工作而已,在大禹公司,比我爱岗敬业的水利人多了去了……”即便如此谦虚,可他在工作中的种种表现,却早已得到大家的认可。
    赵前明说,模具制作需要将专业的理论和长久的实践积累相结合。而现在公司引进的大多是具备理论知识的高学历人才,缺乏实践经验。在谈及自己的工作时,他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一路走来,我深知技工的不容易,艰苦的工作环境、劳累的工作岗位导致现在的青年技工越来越少,肯踏踏实实待在施工一线的屈指可数。”
    传承于他而言,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一直困扰着赵前明,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对这份工作的不懈付出,让他陷入了思考中。“我希望,公司能够给青年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用心去栽培青年技工,让他们留下来,扎实学习技能。我也将竭尽所能,发挥余热,为公司发展多出一份力。”
    责任大于山。这份工作对他而言,早已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种坚守。想必,这也是支撑着那些许多和他一样奋斗在施工一线的水利人,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审核签发:admin

网站地图